做房東這些年 ,我發現和房客的關係,其實就像朋友一樣,需要用心去經營。
我印象很深的一位韓國房客,他是拿國家獎學金來美國念書的。很多人會好奇:學生怎麼負擔得起這樣的房子?其實他們大多靠獎學金生活。對於這些學生房客,我通常會稍微給他們便宜一點的租金,偶爾還會主動去接機,或是帶他們去吃飯。尤其是選一些他們沒吃過、但可能會喜歡的料理,那種驚喜和笑容,是最真誠的回饋。
而對於美國本地的房客,關係的維繫方式又不太一樣。像最近經濟不景氣,有些房客需要額外打工。當我剛好知道有人要搬家,而另一位房客又有卡車,我就會幫忙牽線。這樣一來,他有了額外收入,搬家的房客也省下不少錢,雙方都很高興。久而久之,我和他們之間的互動不只是普通的房東與房客,更像是一種互相支持的生活夥伴。甚至有些房客,還會順便幫我清理冰箱。
我還有一個習慣,如果情況合適,有時候會讓房客升級到主臥室,算是一種小小的驚喜與回饋。另外,在租屋的過程中,常常會遇到新房客要來看房,但舊房客還住在裡面的情況。這時候,我會送上30美金的 gift card,作為一點補償。雖然金額不大,但能讓對方覺得被尊重、被體諒,這樣的心意反而最重要。
經營 Airbnb 這 11 年,我深刻體會到,房東的角色遠不止於收取租金與交付鑰匙。更重要的是,與來自不同文化與背景的人相遇、互相支持,並在過程中累積出一段段珍貴的故事。這些真實而溫暖的點滴,才是最值得珍惜的「房東日常」。